大郭

要么庸俗,要么孤独——观《Oh!Boy》

sandi:

初次见到海报,我已被致命地吸引——单调却不乏味的黑白底色勾勒出少年英俊的轮廓,他微微侧目的神情又增添了无限的忧郁光景,这是一出关于情绪的戏码。


经历了一天的戏剧性起伏后,在第二天晨曦微露之时,男孩终于喝到了那杯苦苦寻觅的咖啡,那抿嘴的瞬间,五分无奈,三分讽刺,两分温暖。影片在这个镜头上戛然而止,片尾的爵士乐悠然响起,我只觉得意犹未尽。然而,这已是最该结束的时候,趁着他的不羁还未变成潦倒,趁着他的忧郁还未变成呻吟,趁着他的孤独还未变成庸俗。把时光停在,这一刻,最好。


“要么庸俗,要么孤独”——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名言。他的悲观主义似乎可以为这部德国电影加上一些添注。总觉得,德国男孩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刚毅,那种融化在血液里的桀骜不驯,使得他们前进一步就是魔鬼,退后一步便是天使。


复古的黑白摄影,充满爵士节奏的风格,主角与生俱来的雅痞气味……这种种元素都足以使《噢!柏林男孩》成为一部小众的文艺电影。然而,这可以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,却不是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因素。真正让我爱上这部电影的是——有那么一刻,我觉得,他,就是我。


我们一样孤独,自以为是地看不起世俗价值观。他高傲地从法律系辍学,偏离了那条被验证了无数次的通途大道。但如果他顺从地拿到了法律学位,那么二十年后,他也会抹着发胶,叼着雪茄,一身无懈可击的绅士装束,一根象征地位的高尔夫球杆,站在一个个绿色的小土坡上,调侃着诉讼的潜规则,似有若无地吹嘘着自己的成就,然后在那个沧桑笑容的皱纹里,瞄准,挥杆,追求那貌似重要的一杆进洞。他,会顺利地成为他的父亲。只是今天,他顶着松散略带油腻的三七分发型,着一件条纹白衬衫,慵懒地开着3颗扣子,套上风格化的夹克,迈着闲散的步伐,纵身一跃,跳出了位于高尔夫球场边上咖啡馆的栏杆。我永远记得这一幕——他的夹克鼓满了呼啸的风,背后洁白得有些优雅的露天咖啡座渐渐虚化,衬托出少年微皱的眉头,和那双犹疑的、倔强的眼睛……当我们选择了孤独,就要承受没有人为你喝彩的寂寞。


但其实我们从来就无法成为,真正孤独的勇者。因为我们也一样庸俗,懦弱无能地依靠着家里看似理所应当的资助,一旦失去源头,便一无是处,连曾经由颓废产生的美感都会被琐碎的生活销蚀得一干二净。他散漫地坐在公寓的窗台上,修长的手指捏着一根燃烧到一半的烟,青青的胡茬在苍白的脸上蔓延,紧锁的双眉下,他用一种类似上帝的眼光打量着窗外流动的物质文明。这无比写意的镜头让我悲哀地发现,我们根本没有资格怜悯别人,因为我们都是躲在别人打造的空中楼阁里悲春伤秋。生活的充裕让我们去追寻精神上的美感,却忘记了孤独从来离不开庸俗。


所以,“要么庸俗,要么孤独”不是一个对立的命题。我们的孤独,还不是建立在别人的庸俗上?


当柏林男孩喝下那口咖啡时,我释然了,因为我们都隐约地绽放了一个微笑。


 


   竺晶莹(Sandi)


   2013/9/22






评论(1)
热度(200)
©大郭 | Powered by LOFTER